跳到內容

最新资讯

主页 > 最新资讯 > 传媒报导

传媒报导

如何落实一带一路

2015-12-14

来源:明报 叶刘淑仪女士

 

  国家主席习近平约两年前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及印尼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外国传媒称「一带一路」为「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近来国务院公布「一带一路」正式英语翻译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表明「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个「倡议」,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自从亚投行于2015年6月在北京签署协议条款正式成立,有关「一带一路」的论坛和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例如贸发局推出了一个新的「一带一路」网上资讯平台,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亦在香港举办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且推出名为「新华丝路」的一系列网络资讯服务。

 

  政府方面由财政司长牵头。争取加入亚投行兼且争取在香港设分行或营运中心,是应有之义。

 

  「一带一路」策略以基建先行,在其复盖的60多个国家兴建铁路、公路、港口等等。这些国家对基建资金的需求殷切,国家投放的400 亿美元丝路基金及亚投行筹集的1000 亿美元都难以满足需求,未来必须用到民间融资服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会成为很好的融资平台,协助人民币国际化。

 

  较早前政府提出成立专责部门推动「一带一路」,相信难以实现。

 

  面对议员拉布,单是创科局拨款已花了三年多来审批。财委会尚要预留大量时间处理港珠澳大桥及高铁的追加拨款,要成立一个新部门恐怕遥遥无期。

 

  有政团建议政府成立「一带一路发展委员会」及「一带一路实习基金」,我认为是不必要及作用不大。政府成立新的委员会,首先要遴选委员,相关的人士及社团众多,遴选过程势必上演一场「争櫈仔」,相当费时。

 

  即使在成立后,这类委员会都是「务虚」居多,难有实绩。实习基金则容易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步盛事基金的后尘,浪费公帑。

 

  我和陈智思合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协会力求务实,日前推出「张骞计划——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我们不派钱,而是邀请企业提供实习机会,涵盖各大专业范畴,如会计、酒店、物流等,兼且提供食宿及境外工作津贴。企业为了不浪费自身的资源,定必小心甄选参加者,希望训练出未来的栋樑。我们的计划不但不浪费公帑,亦能令青年人有所禆益。计划今年提供100 个名额,企业反应相当热烈,希望明年能够为年轻人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