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参考数据

主页 > 参考数据 > 一带一路快讯 > 文章

一带一路快讯

丝路起奌穿越

2017-01-04

林子捷隨记

 

  2016年的最後几天,隨海上丝绸之路協会学生代表团去了一趟西安。走进西安如同走进一座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在西安城的每个角落里,都能抚摸到秦砖汉瓦。走进兵马俑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这座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陶兵马俑,象征着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戎部队。这样一个充满无穷魅力和神秘色彩的2000多年前的地下雄兵,规模宏大,蔚为壮观。不止是其宏大的规模让人叹为观止,其精美细致的细节刻画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发丝、鞋带这样的细节在每座陶俑身上有非常细致的刻画。鞋履不分左右,据说是为了快速穿著以利战斗。乍眼望去,陶俑貌似差不多,可是细细的品味,便会发觉每座陶俑的相貌都不相同,千人千面的人物面部形态,但"國"字臉型可能是当时陝西人的特征。

 

  小時候背唐詩宋詞,印象中与古长安最最有关联的便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了,这诉说了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在天願作比翼鸟,在地願為連理枝。"认为真正的愛情就该这样。可惜唐玄宗专宠杨贵妃,整日寻欢作乐,很少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使强盛的唐帝国走向衰亡。

 

  千多年前唐帝国在西安建都,当时长安城周长35公里,这座巨大的城垣建筑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它和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公元十世纪初的一场战乱将唐长安城化为一片废墟。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的儿子着手在原有城垣基础将城墙加宽加高,并将东城墙和北城墙在旧址上向外各扩建三分一,就成了现在西安城垣的规模。

 

  徜徉在西安街头,仿佛已穿越到了千年,回到古代。碑林博物馆在永宁门一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碑林第二室里立着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著名石碑,它吸引着我的视线。大秦景教(基督教)流行碑是指初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或景净)受唐政府资助在国都长安义宁坊大秦寺修建的一块记述景教在唐朝流传情况的碑刻。它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也是古丝綢之路中西交流的一个见证。

 

  來到汉长安城遗址汉城湖,登上大风阁,想像当年汉武帝在未央宫宣布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气势。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而张骞出使西域卻路途多舛。他带着100多个随从西征,两次被匈奴所俘,13年后终于回到故乡,当年百余人的队伍,仅剩下2人。或許,这就是丝綢之路的精神写照:信念,意志,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