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参考数据

主页 > 参考数据 > 一带一路快讯 > 文章

一带一路快讯

海上丝绸之路·香港在中国 — 东盟互通共享关系的角色

2018-01-08

作者:陈永华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信息系统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学士)

 

"一带一路" 对中国的意义日趋重要

        "一带一路"是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的跨国经济带合作概念。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把它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对内和对外的国家重要战略。[1] 它的理念是由中国主动地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产业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提升两地的产业链价值,扩大相互投资,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从而创造和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中国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 2015年12月在北京,中国作牵头与56个国家组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投行),为"一带一路"的基建工程融资,正式被公认为全球性的国际项目。[3]

        2017年,在"一带一路"启动了两年后,中国的学者提出两个新的重要理论点和它们对中国的重要意义。首先"一带一路"不只是带给中国经济扩展空间,而是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升级机遇。在2013年开始中国力求在经济产业层次转型升级,由大量低档次科技转至多元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并加快扩大金融、贸易和物流服务产业。产业多元化将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免于过度发展工业而受大量污染。同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可以将国内有余的产能、投资资金、成熟技术带出外地市场,扩大对外投资和贸易规模,赚取更多的外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此外国内直接受惠的经济区域包括西部和西南部经济相对落后的8个省份。这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有调和作用,并带来社会稳定的好处。 中国学者认为这两点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做到,才能跨越的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假如中国经济不能跨越这个陷阱,将会长期停留在低档次生产业的"发展中国家"阶段,走不进高档次产业的"经济发达国家"行列。[4]

        第二意义,伴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府关系的建立,项目的持续成功将会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世界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民币也随之快速走向国际化。这引来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重力打压。"一带"是从中国出发,再分为三个走向的陆路带横跨欧亚,"海上丝路"走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路过南海后分为两支线,分别到印度洋、东北非、欧洲以及南太平洋国家。 可以说"一带一路"策略覆盖欧亚非三洲的大范围面积,有着中国主导的全球化运动之影子。在政治上,美、日等国的政治评论家认定崛起的中国正在使用"一带一路" 挑战美国现在的全球领导地位。面对崛起的中国和它刚开始的全球化活动,美国施以打压。这个情况像似西方政治学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所描述,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5] 美国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已成为"谁与争锋"的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经过20年,2011年赫然发觉中国的大国崛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1月高调宣布启动他的"亚洲再平衡战略" [6],从政治、军事上遏制中国"走出去"。要遏制中国,在亚洲陆地上美国能做的很少,它只能在太平洋重新组织第一岛链,在海上围堵中国,尤其拦阻"海上丝路"的推进。 2017年1月特朗普接任美国总统,碍于美国出现财力紧绌,他推行美国本土优先策略,改变了美国一向不计较财务直接回报,全力提供给全球的公共服务(例如世界警察的角色)的态度。他认为太平洋PTT协议和巴黎气候协议不合乎美国的利益,决定了退出。[7] 可是美国打压中国崛起的心态和活动并未松动,在今年10月底,美国派遣三艘航空母舰战斗群聚集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再次强调美国在这区域仍拥有占优势的军事力量,阻止中国在印太地区活动。[8]

        总结,"一带一路"已经不单只是中国在21世纪的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内外经济政策,它已经转化延伸进入了中国重要的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范围。如果依着现今的态势走下去,它的成功将会带来中国、亚洲和全球的重大变动,或甚至改写以往200年由西方国家带动偏袒西方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新的模式是以东西文化融合,中、美带动的全球人类"共荣和平发展"。凑巧此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本土优先策略给予中国推动这新模式一个的良好时机。

 "一带一路" 超级中介人的空缺

        中国在"一带一路"策略执行中,并不只是中央和国企的活动,还有各省各地的政府机构、民营企业、民间社团组织在中央定立的目标和指引下千帆并举。[9] 各个政府、民间企业和组织都在找自己的优势,自发开创各种对外对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以促进"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例如在西部的省市,就以能源运输、矿产开发、陆上交通基建为重心,向中亚的内陆第一和第二丝路经济带推进,与沿线的国家合作发展在地的经济项目,打做中国通往欧洲发达国家的货流、人流兴旺的交通运输大道和贸易带。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就向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寻求在农产粮食贸易,水利能源,水陆交通基建为主的经济合作。东南沿海的六省和城市的优点在海上贸易和海洋业务,在21世纪"海上丝路"有重大角色。中国的中部省市则在制造生产业方面支持这些沿海姊妹省市,透过他们的对外关系商业网外销产品及输入外国物料,所谓"前店后厂"的格局。"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走出去"的策略,无论中央国企和地方企业都要走出国门,各施所长,各司所职地参与在地的经济发展或人文交流。但人们所面对的风险比起2015年前的"引进来"的经济策略高得多,包括政治、商业、金融、恐袭等风险。就算做好准备,在人生路不熟的情况下犯错很多,包括误会、误判、受骗和错误解读外国文化习惯所造成重大损失。处身外地亦将受到当地和其他国家力量的强烈竞争和挑战,情况比起在国内复杂多倍。故此,中国在"一带一路"上需要一个可靠,有极强能力的"中介者"在国外市场携手同行,或是为交易两方做穿针引线配对的工作。这样才能大幅增加胜算,减低损失,缩短了进入市场所需的时间,增加友谊,减少磨擦争执。

        奈何国内的城市都是曾经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很少有广泛的国际交流经验。1992年邓小平南巡,西方国家确认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在地执行后才放松对中国的制裁,双方政府有限度地容许国民交流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才勉强算得上是开放。现今的中国因国情需要,社会还有多个领域例如媒体、宗教、金融、地产等还是有不少限制。大幅开放某一个城市作为"走出去"的排头兵也不会是容易。有能力大幅开放的城市都是国内的重要城市,选择它们担任这个任务,大有可能引发中国国内制度的混乱。

香港作为 " 一带一路 " 超级中介人的优势

        1997年回归的香港正好成为中国队在"一带一路"竞赛中的合适中介者,它在中国是独一无二。这个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的地方从1842年开始给外人管治,回归后对外更加开放,到了2017年已经有170多年的接触外国的经歴。另外一个回归城市是澳门,它虽然比香港的对外开放时间更长,但澳门地方太小和在现代化、经贸力量上与香港相差很远。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因为个体小而灵活,可以采用与国内省份、城市不同的经济、社会措施。它有很大的自由度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协助国家兴起的目标下,自行度身制订在"一带一路"的适当政策,包括要担当的角色和任务等等。 只要在高层次的构思能与中央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换意见,配合国家在全球和区域上整体的规划,就能决定活动项目上马与否,灵活执行。 这就是"一带一路"遇上"一国两制"给予香港另一次良好机遇。

        2016年中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访问香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除了"一国两制"外,还具有四个独特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三是服务业专业化优势;四是文脉相承的人文优势。张委员长更强调,中央支持香港在综合服务平台、资金融通、人文交流、深化与内地合作共同开辟"一带一路"市场等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0] 时任香港特区首长梁振英在另一场合指出," 过去不断强调香港的优势是扮演"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现在国家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战略,香港应当凭借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功能"。[11] 但以张委员长的论述为基础做出更细致的演绎时,笔者认为香港的角色就不应是"超级联系人 ( Connector )" [12] 而是"超级中介贸易者 (Intermediary Trader )"。"联系人"与"中介贸易者"的区别在于"参与的深度"。在商业交易中"联系人"较多是做配对和连接交易两方的活动,而不涉及交易里的投资、持股和风险,因此投入度较低,主动性也较少。而"中介贸易者"则主动性为高,在交易过程中尽量参与项目成为投资持分者,有分享交易的成果和分担风险的职份,但它不会是交易里的大股份额的持有人。过去10年,内地城市进步得很快,现时香港已经不能只做"联系人"的角色从而获得经济的良好利润。因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商业贸易上必须在"增值链(Value Chain) 中有明显的增值功能,才能参与其中,分享成功的果实。

        香港与内地城市比较具有不少优点,可以在"一带一路"的"超级中介者"角色中做出好成绩来。在这里把张委员长的话说得更具体。 首先是香港区位优势。21世纪"海上丝路",是从中国东南的沿海港口起步,经过中国南海进入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发展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 香港地理位置是南海沿岸的深水港,背靠工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距离在南海东面沿岸的东南亚国家不远。 在过往的100年 (1917 - 2017),香港与南洋诸国的交往频繁。第二优点是历史悠久的自由经济体。香港的企业有着很多在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竞争运作的实战经验。 如果香港企业能以它的金融融资、商业贸易、跨文化管理服务等专才结合国内单位的多元化科技产业,抱团合作进军海上丝路沿线国家,胜算的机会一定比起中、港企业各自行事为高。 第三,香港商人与东盟和西欧的商人有着长期的生意贸易往来纪录,累积起来的人脉关系比起内地个别城市优胜。香港在1997年回归前是英国联邦组织成员,有着好的对外联系网络。 在"海上丝路"的国家不少是英国联邦国家 ( British Common Wealth) 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缅甸,孟加拉国,印度,斯理兰卡,马尔代夫,毛里裘斯,巴基斯坦,澳洲,新西兰,南太平洋的多个岛国,以及非洲东岸国家包括南非在内。此外,"海上丝路"上也有不少英语流行的国家,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因为他们曾受美国文化、教育等的影响。故此,香港在海上丝路的语言使用上也有很大优势。第四,香港因为历史原因不经意地成为多国归侨的集中地。估计现时有大约30万归侨定居香港。[13] 归侨的作用,不用多说,是与海外国家的华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香港拥有这种独特的海外血缘关系,足以令它有很好的基础为中外企业搭建出一个良好的经济合作平台。这个还未计算香港人 口中有约9.5万的南亚裔居民。[14] 第五是香港品牌的特色。 香港人因为受着中、英文化的长期熏陶,商业做事的方式像英国人般讲求律法合约,但同时承传了中国人的勤奋和重视"人和"的精神。因而"香港制造"在市场上标示着产品的优质及售前售后的服务都有一定的保障,成为香港品牌的特色。"香港制造"在东南亚市场已经是一个优质的品牌标记。第六,香港是极高的社会自由体,有非常高的新闻言论自由,出入境自由,结社自由,金融流动自由。先进的电讯网络服务和发达的媒体企业,使社会信息流通非常迅速,瞬间转传到世界各地。人流或资金流的出入境限制也不多,加上蓬勃的银行金融网络与国际接轨,对旅游、投资、营商等环境极为有利。这些世界大都会自由特质全是"超级中介者"的重要元素。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的状况回顾

        香港虽然在"一带一路"参与上有明确的优点 ,但过去2年并不多见它的相关活动,成绩当然也没有。[15] 2015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香港实时反应迅速。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治智库、大学商业研究学者、政府高层官员等纷纷发言支持"一带一路",认定它是香港发展的良好机遇。当年特首梁振英率团访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设贸易办事处,政界名人叶刘淑仪牵头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协会",中国银行(香港)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及国际经贸大变局研讨会,香港贸易发展局推出"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网站,中华厂商会领导到中亚国家当地视察交流,香港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推出一、两项推动"一带一路"的简单措施。除了这些政商高层的活动外,工商业单位、专业组织、传播媒体、宗教文化团体、科技教育机构和民间组织等并不热衷于"一带一路"的讨论与执行。

        社会出现这种"上层冷下层热"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香港在回归中国后,受到多方面政治力量的干扰。香港社会部分人士"凡事政治化"和带动"反中"情绪。在不断政治撕裂下,发生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占中"和"旺角"动乱,政府花上不少精力应付。在施政上亦受到阻挠因而举步为艰。当政府在立法会提交有关"一带一路"的措施和申请拨款时,受到反对派议员的阻挠,批评为"奉承中央"的不当政策,向社会发放错误信息。 第二阻碍"一带一路"施行的原因是香港社会的高层精英只看到"一带一路"的商业经济部分,尤其是短期获利的,忽略了支持大型基建的周边经济,对人文交流的活动更无兴趣。在地域研究上,长期以来偏重欧美等发达国家,轻视东南亚等相对落后地区。

        转变的契机终于到来。2017年6月29日,习近平主席乘着香港特区成立20周年到港视察。他到访前一日,中国商务部与香港政府已先签署"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两地金融业和非服务行业的合作,确保香港参与大陆"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16] 7月1日,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就职监誓典礼上发表重要演讲,点出香港的问题。他提出落实"一国两制"四点意见,其中两点包括表明危害国家安全的事"绝不能允许",和以"苏州过后无艇撘"的广东俗语告诫香港要把握机遇。[17] 这两点应用在"一带一路",就是拆除上述香港作为"超级中介人"的两大阻碍。"反中"和"港独"份子破坏"一国两制"的行为,必然分裂香港社会和打击特区政府管治威信,对推行"一带一路"不利。二是告诫、鞭策香港人要把握机遇"赶快加入中国队与国内城市、企业合作在"一带一路"的发展经济。同一天,中国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 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根据框架协议,合作重点主要是7个方面: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总体表现为对外支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18]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签约仪式上指出,香港将按十三五规划,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金融、航运和贸易服务。[19] 这个"大湾区建设计划",显示中央掌握了区内各城市的优点和缺点后,把香港定位在国际产业链 (Global Supply Chain)的中游,寄望香港将大湾区内的上游链出产货品或生产业投资带到下游的海外市场、合作伙伴、客户和消费者。

        随着习主席在香港发表重要的讲话,新任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一个月后,马不停蹄在两个月内走访四个内地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三个东盟国家(新加坡、泰国、缅甸)和英国推动香港在"一带一路" 上急速上马。 访问北京时,她与中央"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会面,讨论香港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并协商签署双方合作协议。 她也拜访"亚投行"行长金立群,使得香港未来能够得益于"亚投行"的项目,并为"亚投行"作出贡献。[20] 回港后,9月11日,她出席由香港特区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演讲时称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对外连通性最强的城市, 并宣布中央与特区政府将达成一个“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协议涵盖金融、资金募集、基础设施、贸易、投融资、项目信息分享、争端解决以及民心相通等重要领域,充分地发挥香港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作用。[21] 英国广播公司(BBC)对林郑的一连串活动作此评论: "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俨然已成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的旗舰经济政策之一" 。[22] 同时,在新的特区政府组织架构上出现明显变化以便强力支持和执行香港在"一带一路"的新政策。8月2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与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一同召开记者招待会。 两位局长阐明商经局将主力推动一带一路政策,政制局则主力负责大湾区发展项目,两局未来工作上会有多种联系,又会就"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建立共同咨询平台。 新的咨询平台由现时的工业贸易署辖下的咨询委员会扩大而成。上届协助特首的"一带一路办公室"融入商经局成为具备行政力量的单位。[23]

        在政府与社会各界合作方面,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邱腾华表示香港很快会设置一个‘一带一路’商会, 并努力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风险投资、风险资本、法律、会计、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服务。[24] 香港社会亦积极响应政府。 在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香港将更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发挥优势。[25] 翻查自从习主席结束访港后到11月3日,香港的工商和学术界在3个月内(8月为暑假月) 举办的"一带一路"论坛和研讨会总共为11场。[26]此点足以证明香港社会正在快速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呼吁。香港理工大学于9月20日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更是成为高等教育学府内的第三所。[27] 显然这社会共识的达成与习主席的讲话有重要关系,而且大家在这两年更加清楚看到中国强劲崛起,美国在中国背后搅的干扰动作和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它呈现内忧外患、国际影响力衰退的迹象。

         纵观香港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反应,是值得鼓舞。但笔者认为香港还可以作三方面的修正。第一是发展优先次序的修正,第二是与国内城市群合作的修正,第三在人才培养的修正。首先,香港在"一带一路"起步时应该先做好"海上丝路"的工作,然后才加入"一带"的某些项目。因为香港的优点明显地在"海上丝路"容易发挥。而且"海上丝路"的发展成功对中国平衡美国的政治压力有不少帮助。第二,香港不少人忽略香港具有一群强大的归侨人口和组织,他们乐于充当中国侨乡城市与东南亚区互通的中介人。例如在香港的印度尼西亚归侨可以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人与福建省/广东客家城镇的中介人。这个是使用香港的人口优点,以海外华人脉亲缘为主导,推动"一带一路"。而香港与"大湾区"内的城市合作是业缘推动,是在生产业务优势互补形成的生态圈。两者都是香港的强项应用,绝对可以并行不悖和互相辅助。第三,在高等教育的投资和人才培养。香港理工大学内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是非常正确,虽然是稍有延迟了。一所"综合型"的大学,支持政府、工商界和社团落实执行"一带一路 "的措施是应有之义。其他"综合型"大学也应该如此行,有必要深入研究、发掘"一带一路"所带动出来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供政府与社会各阶层参考。研究"一带一路"的理论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在香港境内 、境外的落实执行和与国家计划的配合等等都不是一个短期、简单的研究工程。必须动用本港的高等人力资源才足以应付。"教学型"的大学亦要加快培训相关的专业服另、国际经贸、法律和翻译的人才,以支持政府和工商界的对外发展。 中国国内的大学在"一带一路"国别研究已非常蓬勃。

中国、东盟互通共享在"海上丝路"的重要意义

        香港要在"一带一路"成为出色的中介人,有必要明白从中国视角看"一带一路"的那些国家是为重要,并配合本身与该国家关系所具备的优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选择在印度尼西亚国事访问时首次倡议"21世纪海上丝路"经济发展概念。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头号领导国。中央这个举措已经明显点出东盟和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的重要位置。事实上,中国与东盟在"海上丝路"互通是双赢共享的关系,各得好处。:

        第一,东盟的地理位置是在南海通往印度洋、非洲的海洋航道咽喉,是古代和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和前往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中转站。在隋朝时已有商人到达南洋进行贸易。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纷纷脱离西方的殖民管治,先后成立10个国家。在1967年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创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Countries)。到1999年, 柬埔寨加入成为第10个成员国。如早前分析所提及在"海上丝路"的国家不少是英国联邦国家或者是英语流行的国家。他们的政府或影响力大的媒体惯性使用英文。东盟国家的动向信息每天都沿着海上丝路的线路和以英语为载体传递。假若一带一路"合作模式成功在东盟落实,必大大影响随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在21世纪重建"海上丝路"的昔日繁荣,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必有大大好处。而且部分东盟国家也位处陆上丝路的。香港向东盟进发,有"一石二鸟"之效,即对"海上"和"陆上"丝路沿线国家同时招手。第二,东盟国家的领土是非常肥沃和雨水充沛的土地,农产和海洋食物资源非常丰盛,是世界著名天然粮仓。可是因为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滞后,成为经济落后地区。十国的总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在2016年估计为6.4亿人,2016年GDP约为25,781亿美元。但十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新加坡和文莱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GDP 为53,224美元和27,759美元。其他8国均为发展中和低发展的国家,最贫穷的是柬埔寨和缅甸,人均GDP 只有1,140美元和1,269美元。[28] "一带一路"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战略合作理念,而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展阶梯上有很强的互补作用,紧密合作将为双方带来丰盛的经济利益。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梯上,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经济发达的高等收入国家; 第二层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般的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层是经济在发展中或有待发展的低收入国家。近今20年经济发展冒起的金砖五国属于第三层偏高的几个。在金砖五国之中,以中国经济发展得最好。中国在基础建设大大改善后,正寻求经济转型进入高档的生产业务并准备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严重打击东南亚多个国家。在中国协助下2004年他们才站稳了阵脚。在经济局面转趋稳定后,他们近年经济施政目标在基础建设,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劳工密集工业和发展高效率的渔、农粮食业。他们要想走的路,刚好就是中国早前完成的一段。中国将成熟的技术和产量高的工业器材以友好的价格传授或售卖与东盟,实为双赢的方案。所以中国和东盟在经济转型过程里的互补性是非明显、相互共利的关系很强。中国亦将"发展经济必须优先做好基建"的宝贵经验授予东盟。东盟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在去年和今年与中国达成兴建高铁合约,中国给予上佳条件。当中国与东盟两个陆地相邻地区的跨国先进运输系建成后,对贸易和人文交流影响很大,可以彻底地做互通有无,极大发挥经济学的相对优势。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建成了双方自由贸易区,贸易已大幅增长,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9] 筹建中的3条城际高铁(中马、中泰、中老)进入中南半岛,[30] 势将把中国与东盟贸易番几番。第三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极为重要。"一带一路"成功在东盟落实,将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带来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互信。除了越南外,在18世纪之前中国与南洋各国和平相处,是贸易芳邻,兄弟友邦。18世纪西方列强入侵亚洲,虽然把南洋各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唯未有做成东南亚人民对中国敌视。但二次以后,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反而在"冷战"的环境下变成围堵中国的城墙。当时美苏争霸,美方恐惧共产主义经中国席卷亚洲 (是为著名的骨牌效应 Domino Theory),决定在太平洋第一岛链和中南半岛组反共阵营拦阻共产主义扩张。东南亚国家从此出现敌视中国,并严重的排斥在地的华人。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有中苏和中越边境战争,美国又欲借中国制苏联在亚洲的扩张,于是放松对中国的围堵。踏入2011年,美国又因中国崛起而重施围堵名曰"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原先设计以经济为重心的一带一路"也给美、日改变为要打压中国崛起的政治原因。在这地缘政治环境下,"海上丝路"也成为中国攻破"美、日在南海拦阻中国的重要战略。再者台湾的民进党政府也推动"南向政策",企图在东南亚扩展市场,与中国作经济角力。

香港尽快上任 -  " 海上丝路"的超级中介人

        为求早日在"一带一路"做出好成绩,香港应该采用"先易后难"策略,以"海上丝路"的东盟国家为优先对像。这个结论是从上述分析香港的优点和中国、东盟关系的特点而获得。"海上丝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五通"的落实如何。明显的是,香港在首"两通" - "政策沟通"和"设施联通"方面,只能做辅助角色。"政策沟通"发生在国家政府层面,作为特区,香港适宜配合中央对东盟的计划。但香港特区政府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了18个国际组织,并在不少的国际机构内有独立的会籍和投票权,例如WTO (世贸组织),APEC (亚太经贸会议),WCO (世界海关组织)等等。在适当时间和场合也能起政策沟通的功能。一个良好的例子,香港政府与东盟10国在马尼拉签署《政府与东盟签两协议减关税: "自由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东盟在2018年起逐步撤销或降低对香港入口货物征收关税,并放宽投资限制及入境期限,为港人到当地营商降低投资门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承诺10年内减少约65%-85% 的关税(珠宝、钟表、服装、玩具),香港企业资金参股上限升至一半,有些可全资拥有。[31]

       "设施联通"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土地资源开犮等都属于政治经济范筹。这些影响民生的经济领域如水电、能源供应、电讯、高速公路,高铁路建设等公用事业等,在东南亚国家都有重大的政治考虑,是不容易给外来私营企业染指。在这些基建项目上,香港的角色不会是牵头的。在大型工程、投资项目中香港可以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例如工程规划、融资、管理营运等等,以辅助中国企业。在基建周边的经济发展方面,例如高铁沿线、机场和港口附设的酒店商场、城镇交通转驳系统、仓务物流、住宅商厦,娱乐购物等等,都是香港熟悉的城镇建设项目。中国企业则教为熟悉在生产业链方面,例如工业园、大型农场、渔业海产养殖场和批发市场,中型船艇制造业,再生能源开发等。就此两种不同业务,香港与中企是可以合作投资联营,取长补短占得商机。跟着下来的"两通" - "贸易畅通"与"金融流通"香港都有着优势。先说国际金融服务,“海上丝路”的实施将带来众多融资项目。香港是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多种融资平台。香港可以作为东南亚项目的主要债券发行地,让更多中印合营公司来香港上市,或者发行国际化的债卷,配上沪港通、深港通可将投资股份范围扩大以及额度限制提升,能更加发挥其金融优势,以满足那些跨国项目融资的需求。相关金融活动亦有利于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结算、支付以及储蓄货币的功能。人民币的国际化会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国境外人民币离岸中心。在"贸易畅通"方面,香港曾经是著名的转口港,进出口贸易公司为数有15万,长期高据亚洲海、空客货运的枢纽。故此,香港掌有发达的运输系统及物流管理技术,明年港珠澳大桥落成接驳中国西南部快速陆路运输,辐射到云南和广西边境进入中南半岛。香港也拥有大量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人才提供项目管理、法律仲裁、国际投资,商品市场中介人等专业服务。这些重要的商业服务都能有效协助中国企业到东南亚成功发展。香港政府更应考虑提供税务优惠、提升居住环境和改善国际教育设施,吸引各地企业到香港开设"海上丝路"的总部,汇聚国际商贸精英,打做香港成为"海上丝路"的首都城市。最后一通的"民心畅通"是在文化宗教交流,教育人才培训,旅游交往等等的民间交往。这个"通"正是中国古今历代对外经贸发展的独特之处,是中国与西方经贸发展策略的重要差别。西方传统贸易策略是具有征服性、掠夺性的元素。在"民心相通"一项上,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东西文化汇聚,推动与各国的人文交流已是日常工作。此外香港人口的结构独持,在700多万人口中有为数约30万的东南亚归侨,9.5万南亚裔居民。还有32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籍家庭佣工人融入香港的社会。他们都可以为推动"海上丝路"的人文交流发挥不少作用。

       "香港是众多来自不同国家归侨的聚集地",这一项优势常在众多研究香港与"一带一路"的报告里被忽略。估计现时有大约30万归侨定居香港,其中以来自印度尼西亚有20万人,其余多来自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 。这些归侨们在南洋出生,居住了约20多年,自小已学懂当地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现在还保留很多东南亚亲人、朋友关系。他们也曾在1950 - 1960 年代移民中国居住了20年,与内地乡籍小区仍然保持着联系。有着此两端的双边关系,他们可以作为良好的中个人,开启交流窗口和合作平台,说明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在“丝路”沿线国家创建市场及提供市场营销相关服务。这些合作项目未必是大型建设或产业,但能以聚少积多积沙成塔,帮助造成一股气候。以经济互利为主轴,辅以侨情将海外侨企、外企与国内民企凝聚、加强合作成为“海上丝路”的推动者、建设者。他们都可以在中国,东盟和香港的三方经济合作、人文交流添加动力,让大家都成为共享者。

结语

       "一带一路"是国家21世纪的大战略,它的成功不单只影响中国本身,还带动全球的经济政治的新发展和新世界秩序的形成。要更快更好的推行一带一路",全国的中央、省市、特区政府或民间企业机构都应该团结起来参与发展,以本身的优点定立岗位,积极做好自己的角色。在2017年前香港社会对这个"国家大战略"的意义和如何实施执行并不了解。故此,香港过去3年在"一带一路"上的表现甚为空白。到了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香港和国际形势发生大变动,香港才明白"一带一路"对中国和香港的重要性,从而作出明显的改善。在通盘形势考虑下,中国在"一带一路"上有需要一个灵活而又有良好对外经验的中介人。在中央协助下,香港定位为中国队中的"超级中介人"。香港应以本身的优点起步,从易入难。首先从"海上丝路"入手,以东盟为启动目标,因为它有着在"海上丝路"的龙头地位。由在东盟的成功再伸延至沿线的南亚、中东、非洲海港城市,或南下至南太平洋国家。诚愿香港在中央指导下,与"大湾区"和"侨乡"的姊妹城市相互合作,共襄国是。"一带一路"的成功将会带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动中国人民走向一个大时代。"海上丝路"更是香港不能错过的,否则难向历史交待 !

 

[1]  裴广江:《"一带一路」,让开放中国与世界共赢》,人民日报,2016年9月7日,第4版,要闻。

[2]  杨益: 《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目标举措及最新进展》,”一带一路”研讨会文稿,中国银行(香港)总行,2015年8月 11日。

[3] 李丽辉:《亚投行正式成立》,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6日,第1版 要闻。

[4]  廖峥嵘:《大变局下新调整:”一带一路”重新置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财政》2017年第12期,2017-07-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

[5]  廖峥嵘:《大变局下新调整:”一带一路”重新置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财政》2017年第12期,2017-07-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

[6]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pp.57 - 63。

[7] 《美国“退约”难阻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大势》,人民日报2017年6月5日 第3版 要闻。

[8]  《美三航空母聚集亜太区震慑北韩》,香港,星岛日报2017年10月26日,国际。

[9]    刘澜昌、何亦文: 《粤港澳共融 - 实现创新区域发展》, 香港, 城市大学出版社, 2017,  第 93页。

[10] 连锦添;陈然:《张德江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6-05-19第1版。

[11]  《拓东盟商机做好联系人》,大公报2015年9月16日, A8 版 ,要闻。

[12]  香港中资证卷业协会会长谭岳衡有同一类见解,指出香港不应只做"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要做参与者和建设者。见于 《香港融资平台应以创新适应“一带一路” 发展 》,香港,《紫荆杂志》,第32期,2017,第40页。

[13]  格兰彼德逊着,张茂荣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侨》, 香港, 印度尼西亚民族建设基金会、印度尼西亚研究学社出版,2014年第121页。

[14] 香港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解图,南亜裔居民占㒰港总居港人口733万的1.3%,即约9.5万,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2017,图表9。

[15]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是大势所需  》大公报2017年5月17日, 第A12版 评论 , 陈文鸿。

[16]  张庆波:《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人民日报2017年6月29日第9版。

[17] 《习近平:一国是"根本"》,香港星岛日报,2017年7月2日,新闻,港闻。

[18] 《大湾区框架协习近平见证签署》香港文汇报,2017年7月2日,港闻。

[19] 《林郑见发改委 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香港星岛日报,2017年8月9日港闻。

[20] 《教育部研推新措施 便利港青内地学习》,香港星岛日报, 2017年8月8日港闻。

[21] 《政府与中央"带路"协议年底签订》, 香港星岛日报,  2017年9月12日港闻。

[22] 《“一带一路”将把香港带向何方》,BBC中文网,2017年9月13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1225872.

[23] 《邱腾华聂德权"拍住上" 带路办主张一台多用》,香港星岛日报,2017年8月3日港闻。

[24] 《港建一带一路多元化融资管道》,香港,大公报,2017年9月12日, 第A14版 经济。

[25] 《一带一路带来商机》,香港政府新闻网,2017年09月11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finance/html/2017/09/20170911_173103.shtml

[26] 7月7日,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主办的"2017国际法研讨会"主要议题:国际与亚洲地区就司法事务的合作及交流在”一带一路”下的相应增长。7月11日,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高峰会论坛”,主题:配合”一带一路”推动香港向前发展。7月15日,工联会主办"一带一路香港服装业及鞋业的机遇"研讨会。7月16日,香港伊斯兰联会主办的”伊斯兰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计会。9月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的"一带一路”金融及投资研讨会。9月5日, 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办论坛: 展望香港下一个二十年暨‘一带一路’倡议与香港机遇。9月11日,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4日,海上丝绸之路协会主办"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研讨会"。9月20日,香港理工大学一带一路中心成立典礼及研讨会。 10月14日,岭南大学主办"2017,一带一路香港论坛”:中国与亚洲邻国对话与合作。11月3日,海上路协会与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合办" 一带一路先锋论坛: 创新与发展"。

[27] 《理大"工商管理学院一带一路中心"成立 》,香港理工大学,新闻稿,2017.09.20。

    https://www.polyu.edu.hk/web/tc/media/media_releases/index_id_6450.html

[28]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orld Bank, 2017 April.

[29] 庞革平: 《中国—东盟自贸区催生新商机》,人民日报,2010年07月26日,第10版第版,经济。

[30] 杨舟: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有望10月动工》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1日,第3版,要闻。张高丽: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 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09月13日,第3版第版,要闻。

[31] 邱腾华与东盟10国经济部长在马尼拉签署《政府与东盟签两协议减关税》: "自由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香港,《 头条日报》2017年11月13日,港闻版。

张晓明会见(香港)总商会访京团,(文汇报,2017.12.07, 社团新闻报)

张: 中央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发展蓝图,加强两地合作,而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香港凭着其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和专业化等优势,在大湾区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指"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独特潜力和优势",她鼓励商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侨办依托多个平台,支持商会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来稿纯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