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最新資訊

主頁 > 最新資訊 > 文章 > 黃端

文章

福建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構想及相關對策(作者:黄端)

2016-01-13

黃端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福建在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獨特作用

  1、歷史上福建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我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其中,泉州港是「海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即宋元時期的主港之一,被譽為當時的「東方第一大港」,曾與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有密切往來,海外貿易的繁盛給泉州帶來豐富的多元宗教、民族、文化,並與當地宗教、民族、文化相融合共發展。福州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通商口岸,唐、五代時達到全盛,與廣州、揚州、明州並列為唐代四大貿易港口,明代隨著鄭和船隊在此駐泊與揚航,福州港的商貿地位不斷提升。以月港為中心的漳州是明代中後期至清代前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海外交通貿易的中心,是這一時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城市。

 

  2、福建是延續至今「活著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區域和重要節點

歷史上「一帶一路」曾經輝煌過,但又因各種原因發生中斷或消失。而福建是少數以不同方式和不同形式延續至今「活著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區域和重要節點。在福建「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過去時,而且是現在時,更是將來時。以東南沿海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古至今在福建一直沒有中斷過,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福建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人員交流的規模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這是一條連綿不斷的「活著的海上絲綢之路」。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區域和重要節點,在其中擔當了重要角色。歷史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就來到福建,其中東南亞和阿拉伯一些後裔在閩繁衍生息、枝繁葉茂,成為今天泉州人的一分子。泉州作為古代東方曾經的第一大港,也成為一個多個宗教、多種民族和多元文化融合並存的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把湄洲的媽祖信仰,隨著華人的遷徙遍布全球,據統計,目前有2000多座媽祖宮廟分布在世界各地,東南亞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媽祖信徒來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當資本主義自由貿易在世界的興起時,漳州月港應運而生。清中後期以十三行總商福建泉州人伍秉鑒為代表的閩籍商人,延續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薪火。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的福建人通過各種方式走出國門,遍布世界各地,成為新一代華僑、海外華人,並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福建成為新華僑華人最多的省份之一。經貿發展方面,僅就福建與東盟經貿方面發展而言,2013年,福建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42.9億美元,實際利用東盟外資3.47億美元,東盟已成為福建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資金來源地;截至2013年底,福建在東盟設立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共156家,對外投資額4.5億美元,東盟已成為閩企「走出去」的重要地區。

 

  3、福建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作用獨特。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和人文全面融合,離不開官方合作推動和民間交流擴大。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交往歷史悠久,人文認同基礎好,福建的海外華僑華人眾多,閩商實力雄厚,民營經濟發達,對外經貿關系緊密,媽祖文化影響廣泛,這些是福建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特色和優勢,福建可以在民間結合方面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發揮獨特的作用,繼續書寫新的輝煌。

 

  一是發揮海西的先行先試作用。福建一直是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可以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賦予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優惠政策,發揮平潭綜合實驗區、廈門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和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若幹意見等先行先試優勢,積極作為,成為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先行區。

 

  二是發揮閩籍華僑華人深厚的人脈作用。「一帶一路」建設,核心要靠人。綜觀歷史上的「一帶一路」建設就是靠人走出來的、靠人幹出來的,其中華僑華人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見證者和實踐者。目前華僑華人已經融入到「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發揮好他們的人脈作用,既是我國實現與周邊地區全面融合的關鍵,也是福建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最重要特色。據統計,東南亞2000多萬華僑華人中有1000多萬祖籍福建,2012年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中,東南亞華商有30位,24位是閩籍。加上與東盟關系緊密的兩岸三地閩籍人脈資源,據統計,台灣居民中超過80%是閩籍,香港居民中1/6是閩籍,澳門居民也有1/5是閩籍。「海外福建」人的總數不比現有福建人口少,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和最大的優勢,可以成為促進「一帶一路」社會、文化和人文的深度融合的重要紐帶。

 

  三是發揮海西港口群的樞紐作用。整合後的廈門、福州、湄洲灣三大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均已超過億噸,其中廈門港的目標是建設成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平潭的目標是建設國際自由港。通過進一步加大對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港口、碼頭建設管理、航線拓展等方面的合作,福建可以建設成為境外連接內陸的綜合物流平台,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

 

  四是發揮經貿合作的前沿平台作用。企業是經貿交流最重要載體,福建擁有眾多充滿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已成為「走出去」的生力軍。以泉州運動鞋和石材加工企業、莆田木材加工企業、龍巖紫金礦業等為代表的閩籍企業,越來越多在境外投資設廠、建立營銷網絡,或收購國外資產,開拓海外市場空間。通過發揮產業互補優勢,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重點擴大與東南亞、中東、中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和勞務、技術等領域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福建可以成為我國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試驗區。

 

  二、新形勢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歷史上的「一帶一路」從當時的情況和條件出發取得了成功,今天的「一帶一路」建設同樣要從現在的情況和條件出發,不能照搬照抄,必須與時俱進。目前對新形勢如何建設「一帶一路」理解不一,個人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1. 要對任務的艱巨性和困難有充分的認識。有的地方把「一帶一路」建設當成「政策窪地」來爭奪,存在認識高度不夠的問題。要從國家戰略高度而不是地方或區域角度看「一帶一路」建設,不局限於一地一行一業,要考慮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感受,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艱巨性長期性覆雜性要給予充分的估計。要有作貢獻的思想準備,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人出人,配合國家戰略實施推動與東盟乃至中亞、西亞的全面合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做貢獻。

 

  2.要突破傳統地域和空間限制。比如從區位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福建沒什麽關系,但從經貿關系看,福建的紫金礦業在吉爾吉斯坦的投資額很大,他們的總統訪問中國還專門到福建上杭去考察紫金礦業;比如海上絲綢之路與東盟的合作,福建的區位優勢也遠遠不如與東盟相連的廣西、雲南,但在東南亞的閩籍華僑華人達1000多萬,而且經濟實力雄厚,這是其他省份不能比擬的。

 

  3.要更加註重人文交流。經濟是基礎,是重要的抓手,但不是唯一的目的。不能把「一帶一路」建設看成單純的經濟發展問題。中央提出這一戰略構想,是基於當前我國周邊外交環境日趨覆雜的背景下,發展睦鄰友好的需要,目的是以經貿合作為基礎經略周邊環境、打造互惠格局,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文全面融合,厚植沿線人民情感根基。

 

  4.要堅持官方與民間相結合。推動經濟、社會和人文全面融合,需要官方合作和民間交流兩條路同時走,中央以官方為主,地方以民間為主。日本戰後也因為經濟不對等和領土問題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緊張,之後能夠大幅改善與東南亞關系,就是因為70年代後實施「福田主義」,在官方層面與東盟建立對等信賴關系,在民間層面引導日企與當地經濟、社會環境融合,加強日本與東南亞友好民間往來,改變了當地各界對日本的觀感。

 

  三、福建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構想

  從面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角度看,福建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合作有三個層面:一是12.4萬平方公裏的「陸上福建」。從深化自身改革和開放出發,敞開大門與全球的投資者互利共贏,為我國開展新一輪改革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積累新經驗。二是13.6萬平方公裏的「海上福建」。擴大合作區域和範圍,加強與「海絲」沿線地區的海上合作,為我國與東盟等地區建立海洋合作夥伴關系探索新途徑。三是人數與現有福建人口相當的「海外福建」。延伸合作內容與方式,發揮台港澳和閩籍華僑華人的紐帶作用,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實現經濟、社會和人文全面融合作出新貢獻。

 

  「三個福建」中,「陸上福建」是主體,「海上福建」是拓展,「海外福建」是延伸,三位一體,相輔相成,構成新時期福建對外開放的路線圖。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目標任務是:根據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從實際出發,圍繞「五通」,發揮台港澳僑優勢,找準定位,揚長避短,主動融入,不遺余力,盡力而為,以「三個福建」為載體,統籌經貿與人文、官方與民間、走出去與引進來,實施項目帶動,推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貿易投資、勞務技術合作、海上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取得新突破,經過努力,把福建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道路聯通的重要節點、貿易暢通的前沿地區、貨幣流通的對接平台、政策溝通的重要窗口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和重要的橋頭堡。

 

  四、我省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要加快「陸上福建」建設速度,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實現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從目前看,相關省市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力度大,主要意圖是在呼應國家戰略的同時,為地方贏得發展機遇。同時,中央部委對各地也持開放態度,「一帶一路」建設有很大的作為空間。我省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省份,當前任務是要把「一帶一路」建設和實現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有機結合起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歷史影響大、親和力強,可以作為對外宣傳和開展跨區域合作的主線,成為福建對外開放的新亮點,成為吸引台灣同胞共同參與的新焦點。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福建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創造更加開放的營商環境。因此,我們要提高認識,乘勢而為,主動作為,集思廣益,爭取更多構想、更多項目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要加大「海上福建」建設力度,擴大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涉海合作。爭取與東盟聯合開展海底礦產、海洋能源與油氣等資源調查和勘探開發,進一步探明主要海洋礦產資源儲量,建立一批海洋礦產開發和深加工基地。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平台,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完善東盟水產品交易市場和東盟水產品期貨市場,加強與東盟漁業合作,組建現代化遠洋捕撈船隊,建成一批境外遠洋漁業生產基地、冷藏加工基地和服務保障平台等。爭取建設海洋資源市場化配置平台,加快設立和完善東盟水產品交易市場和東盟水產品期貨市場。加大對福建涉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交通主通道、主樞紐、口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及國家級中心漁港、一級漁港、二級漁港和避風錨地。

  (三)要加強「海外福建」建設,圍繞「五通」先行告試。首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活」的,不僅是過去時,還是現在時,更是將來時。在歷史上福建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在近30多年來福建的改革開放也是走在全國前列,福建與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人員交流持續不斷,是「活的海絲」的擔當者,這是我們的重要優勢之一。第二,習主席提出的「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除了道路聯通與地理區位密切相關外,其他「四通」關鍵是靠人。過去的絲綢之路是靠人特別是華僑華人走出來、幹出來的。福建華僑華人人數多、分布廣、影響大,是福建的重要特色,有條有能力為國家戰略多做貢獻。為此,我們應發揮福建的「活海絲」和人脈、區位優勢,找準定位,重點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道路聯通的重要節點、貿易暢通的前沿地區、貨幣流通的對接平台、政策溝通的重要窗口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特別是與東盟合作的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試。比如將平潭等特定區域作為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率先開放的區域,降低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股比、經營範圍等準入限制措施;創新對赴東盟投資的管理方式和服務促進機制,深化試點外匯管理開放政策;探索推動通關模式便利化改革,探索與東盟開展關檢合作,爭取率先互認關檢信息,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的大通關合作;借鑒日本研修生制度在特定區域特殊領域試點引入東南亞勞工等等。

 

  (四)要推進福建自由貿易園區建設,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載體和抓手。自由貿易園區作為新時期擴大開放的新高地,可以作為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載體新抓手。推進福建自由貿易園區建設可以借鑒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模式,整合福建沿海的平潭、廈門、福州、泉州等區域,賦予新的改革開放內涵。一方面可以推動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全面對接和區域一體化,為閩台融合提供突破口;另一方面以此促進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經濟一體化和人文交流自由化,成為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五)要擴大媽祖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影響力。湄洲媽祖信仰隨著華僑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信仰。目前全球媽祖宮廟也超過1萬座,其中海外就有2000多座,東南亞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媽祖信徒來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媽祖可以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民心相通的情感紐帶。我們應整合湄洲島兩岸資源,努力建設全球媽祖信眾的朝聖島,同時探索借鑒台灣民間宗教團體對宗教信仰的現代化管理理念,探索媽祖信仰與慈善的結合,讓慈善跟著媽祖宮廟走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和世界各地,進一步擴大媽祖文化的影響力。

 

  (六)要配合國家戰略需要,推進與境內外智庫合作。智庫在提升中國軟實力、擴大跨境跨區溝通中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國研中心也提出要打造全球智庫網絡,智庫合作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要按照國家的工作部署,結合福建發展需要,大力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智庫的合作。

 

下載全文(福建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構想及相關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