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海上絲綢之路協 邀科大蘇基朗教授主講「中外海上交通的大歷史:前世與今生」
2015-10-17
為了讓社會各界人士及青年人認識國家倡議的「一帶一路」發展策略,從歷史、經濟及文化等角度了解「一帶一路」對香港發展的意義,海上絲綢之路協會(協會)今天(17日)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劇場舉辦講座,邀請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主任及講座教授蘇基朗,就「中外海上交通的大歷史:前世與今生」的主題發表演講。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女士,以及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均有出席。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女士致歡迎辭表示,非常感謝蘇基朗教授今天到來,為在座各位有興趣了解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人士,從歷史及文化角度講述中國海上貿易的歷史及發展,提升大家對海上交通歷史的認知及概念,以及探討香港在海上絲路的國策之下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帶來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女士頒發委任狀予協會顧問——中信里昂證券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衛淑莊,邀請她在金融領域方面,為協會的未來發展提供專業的意見。
協會顧問衛淑莊女士指出,國家「一帶一路」是一個宏偉的規劃,其策略重點是通過基建互聯互通,打通歐亞大陸的海陸兩脈,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基礎,提高貿易、投資和人員流通的便利性。當中有很多基建項目需要融資,而香港是具有相當規模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擁有成熟的跨境金融服務平台,所以是內地企業重要的境外融資中心。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之下,相信香港的金融業發展,會有很多商機。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表示,很高興今天的活動是在環境清幽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而且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支持,踴躍出席。「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發展的重要策略。但古時的海上貿易方式與現今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概念有所不同,很高興今天協會邀請到蘇教授這位中國海上貿易專家,為大家探討以上的問題。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代表致送紀念品予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主任及講座教授蘇基朗,感謝蘇教授為協會進行演講。她亦獲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頒贈感謝狀。
蘇基朗教授的演講大受歡迎,全場滿座。演講是以「中外海上交通的大歷史:前世與今生」為主題,分別從五個部分講述「一帶一路」的意義:
- 中外海上交通的大歷史與「21世紀海上絲路」;
- 海上絲路的古今之變;
- 海上絲路的獨贏與雙贏;
- 海上絲路與21世紀中國文藝復興;以及
- 海上絲路與21世紀香港文藝復興。
蘇基朗教授簡介
蘇基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畢業,澳洲國立大學博士。曾執教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在中文大學歷任系主任、大學教務長、協理副校長、歷史學講座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現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及學部主任。曾遊學哈佛及劍橋。
主要編、著及合編書籍有《刺桐夢華錄》(哈佛東亞研究叢書,2001;浙江大學出版社中譯版,2012)、《中華世界秩序中的權力與身份》(香港大學出版社,2003)、《近代條約港現代化經濟範式的反思》(加大伯克萊分校,2011) 、《明清長三角經濟新論》(Routledge中央研究院東亞研究叢書,2012) 及《民國都市空間的新文化論述》(Brill,2013)等。
完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 (圖左) 致送紀念品予蘇基朗教授。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女士 (圖右) 致送感謝狀予許曉暉副局長。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女士 (圖左) 頒發委任狀予海上絲綢之路協會顧問衛淑莊女士。
蘇基朗教授帶領在場嘉賓探討中外海上絲綢之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