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最新資訊

主頁 > 最新資訊 > 文章 > 曾群好

文章

非一般的文化之旅、不一樣的渡假海島 (作者:曾群好)

2018-03-17

(曾群好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行政總監)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海絲會)於2016年5月在聯席主席葉劉淑儀的發動及親自帶領下,成功舉辦「南海1號——文化探索之旅」,率團拜會廣東省陽江市政府,參觀了開平自力村碉樓群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讓大家瞭解廣東省絲綢之路的歷史建築和海上絲路的古代文物。
 
 
非一般的文化之旅——絲路探索
 
在眾多會員及海絲之友要求之下,本會在2018年3月17至18日再度舉辦文化探索之旅。是次反應熱烈,參加者超過40人,他們絶大部份為海絲會會員或新加盟者,值得一提是當中包括贏得「中華文化快鏡(2017)—— 一帶一路文明的溝通」短片拍攝比賽「中學組」的五位中學同學和「青年組」的一位四年級大學生、透過是次活動所招收的第1,000名會員、以及兩位最年青的會員——熱愛參觀博物館的三歳和七歳兄弟。可以肯定參加是次文化之旅的團友均是對「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和海上交通歷史興趣濃厚的文化愛好者。
 
 
海絲會再度舉辦「南海1號——文化探索之旅」
 
探索之旅首站為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碉樓之鄉開平的鳳儀里碉樓群。整個開平碉樓與村落位於江門市,現存有1,833幢碉樓。市內碉樓密佈,是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是僑鄉的艱苦奮鬥史,是展示近代建築的博物館,亦是揉合中外文化的藝術長廊。
 
鳳儀里碉樓古村落又名「女兒村」,是塘口鎮四九村委會下屬一條自然村,有400多年歷史。碉樓群所在位置交通便捷,距離珠三角各大城市僅100分鐘車程。
 
鳳儀里碉樓古村落(女兒村)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鳳儀里的入口
 
古色古香的遊客服務中心
 
如今鳳儀里的僑胞大多分佈在美國、加拿大和香港地區,該村目前已經沒有村民居住,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無人村落,雖然如此,它是一個經歷輝煌嵗月的村莊。在1920年代,開平興起了漂洋過海到國外去創業和打工的風潮。鳳儀里的不少青壯年跟隨著這股風潮,相約一起到西方國家淘金,並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往海外遷移。導遊提及,由於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利誘到海外謀生,從事刻苦的勞動工作。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合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賣豬仔一詞,是中國人的自嘲之稱,西方人稱「苦力」Coolie Labor;豬仔的本質上是合約勞工(contract labor)。最早的「豬仔」是去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
 
開平碉樓——獨一無二的建築風格
 
 
鳳儀里古村落佔地面積約500多畝,由碉樓、曬穀場、鄉間田野、古井、魚塘,翠竹環繞等組成。碉樓形態萬千,按建築材料總結起來有四種:石樓,夯土樓,磚樓和混凝土樓。碉樓的建築運用磚雕、灰雕、石雕等傳統工藝建造,更有能工巧匠繪製的大量民間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德廬內有多個展示樓層
 
德廬的頂部
 
開平碉樓分為私人樓與眾人樓,私人樓相當於現在的私家別墅,而眾人樓則是整個村的人合資興建作為抵禦土匪之用。而鳳儀里的碉樓大部分屬於眾人樓,碉樓的樓身高大,多為四五層,標準層二至三層。牆體結構方面,有鋼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磚的,門、窗皆為較厚鐵板所造。建築材料方面,有鐵枝、鐵板、水泥等大部分均是從外國進口的。建築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築特色,有柱廊式、平臺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為了防禦土匪劫掠,碉樓一般都設有槍眼,是全村村民的避難場所,每一層都有房間,在最頂層還有燕子窩,瞭望台,供村民值班觀察情況。
 
位於鳯儀里的「鑽石碉樓」--「東樓」和「皇冠碉樓」--「南苑樓」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別樹一幟的東樓
 
觀賞過村內中西融合的碉樓群和毗鄰的油菜花花海,一行人前往陽江十八子旗艦店選購地道著名小食和紀念品,其中陽江豆鼓、炒米餅和小刀均是受歡迎的手信。
 
遊客可在購物中心一試自己的力氣
 
不一樣的渡假海島——海陵島
 
為了加深大眾對海上絲路文化及交通史的認識,本團在第二天清早出發往距離陽江市區西南20公里的海陵島,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陽江,古稱高涼,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主航綫上重要的中轉港和補給港。海陵舊名螺洲,又名螺島,那是因為它的地形像一隻橫著的海螺殼。後來,隨著地理變化,海陵漸漸從海上浮起來,變成了一望無邊的「海中丘陵」。199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海陵島上設有海陵、閘坡兩個鎮。
 
海陵島有四條高速公路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廣東省沿海高速鐵路在該島旁邊交滙,將該島與珠江三角洲及粵西地區相連接,已融入珠三角二小時生活圈。海陵島地處南亞熱帶,四面環海,年平均氣溫22.3°С,年均晴天310天,冷暖適宜,海水浴時間長達8個月,是夏季避暑,冬季禦寒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
 
海陵島擁有風光旖旎的海濱旅遊資源,其中包括十里銀灘風景區、大角灣、國家海洋公園等。十里銀灘位於海陵島南面,總長9.5公里,寬60—250米,面積3.45平方公里,銀灘腹地平坦廣闊。
 
遠眺十里銀灘
 
被譽為「海上敦煌」的「南海1號」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十里銀灘金色的沙灘上,是以「南海1號」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現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演示過程為特色,是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主館佔地面積逾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館內放置著一艘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南海1號」以及從古沉船打撈出的10多萬件瓷器、金器、玉器等。
 

位於十里銀灘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博物館主館的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整體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具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館內基本陳列主要分為三大展區。

一號展區主要呈現了從「南海1號」上打撈出水的瓷器、石雕、朱砂、木梳、銅環等文物,以及國家水下考古發展歷程的圖片展。二號展區主要為陽江本土文物展廳,有新石器時期的石制工具、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東漢時期的彩陶馬頭、銅鼓等,也有唐代素三彩小杯、清代銀質飾物等文物。在三號展區則可看到這艘在海底沉寂了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另外,還可在模擬航海體驗廳內模擬掌舵,體驗在大海上乘風破浪的驚險。

 

古代商船模型

古代航海生涯

博物館外觀以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

博物館與海灘之間設置多個藝術雕塑

參觀完畢後,海絲會舉辦了「南海1號」問答遊戲,中奬者獲贈精美禮品。是次行程讓團友飽覽十里銀灘及享用豐富的地道美食。最後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團友們都十分滿意探索之旅的安排和導遊的詳儘解說,大部份希望能夠花更多時間逛博物館,此外,他們都喜愛豐富、精緻而又地道的「團餐」,其中一位表示打算在島上買一所別墅作渡假之用。

 

主辦機構與得奬者合照

兩天的行程可稱得上是非一般的文化之旅,將歷史、文化、考古、美食和購物共冶一爐;讓大家體驗不一樣的渡假海島,遊走寳船文物、絲路古蹟、十里銀灘之間。有時間的話,遊人在島上還可穿梭於忠祠廟宇、紅林濕地、風電公園、豐盛漁港及金沙麗影等的精品旅遊景點。對於我們來說,這些一切美景要留待下次才能欣賞。

 

用作燉燙和燒烤用的爐

以菠蘿茸做餡的菠蘿飽

皮脆肉嫩汁香的燒鵝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開平碉樓: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80%E5%B9%B3%E7%A2%89%E6%A5%BC

互聯網博客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4055fa0102vm2m.html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
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underwater-cultural-heritage/museums-and-tourism/guangdong-maritime-silk-road-museum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網站:
http://www.msrmuseum.com/index.aspx

百度百科—海陵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B7%E9%99%B5%E5%B2%9B/13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