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参考数据

主页 > 参考数据 > 一带一路快讯 > 会员天地

一带一路快讯

黄埔古港遗风百年寻迹 温故知新又见古朴雅趣

2019-05-06

        中美贸易战是近半年城中热门议论的话题,究竟演变下去最终结果会如何?各方都在拭目以待。

        或许有人会问,历史上,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究竟从何年开始? 贸易表达方式如何?双方是谁走出第一步?

       实际答案是 : 两国贸易往来始于清朝乾隆年间。1784年,立国不到半年的美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不利生存形势及环境,在国际上遭受宗主国英国联动欧洲国家全面封锁海外贸易路线 ; 在国内从内乱战争停息后,国家受到严重破坏,经济一片凋零,处于百废待兴局面。

       总统华盛顿及不少有名望商人将治理国家局面和出路指向东方,急欲打开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1783年商人开始筹划以海上贸易方式开辟美中航线,以罗拔特·莫里斯为首一批费城商人集资买船购货进行对华贸易,目的地是往澳门、广州黄埔。可以说,从当时手上拥有船舶资源和现代航海条件,主动权一直是由美方掌握。

       回顾历史可见到,美商用了一年时间筹备,在1784年2月22日,一艘由私掠船改制的武装商船「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装载了一批北美商品在纽约港始发,经过5个月的海上航行,于8月28日到达广州的黄埔港(即今天黄埔古港)所在地,成为美国立国后第一艘抵达中国的商船,这一趟单向由美国商人主动对华的贸易,从此揭开美中贸易历史性首次通航通商,标志着太平洋上“最古老的与最年轻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的直接贸易开始了。

       莫里斯是一名富商,他同时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大陆会议最高财政监督官,后来成为美国立国内阁第一任财政部长。

      是次远行澳门、广州黄埔,他与合伙人合共投资了12万美元,雇用了34名船员工作,商船全长35米、载重360吨,有四门6磅重炮弹火炮保护。船上载货200多万枝西洋参、2600张毛皮,30多担棉花、476担铅等,全部在华销售一空,为他们带来了三万美元暴利,占总投资额四分之一。船长格林和采购员随即抛出一份采购清单,搜寻美国人喜欢的中国货,全部船舱塞满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瓷器960担、大量丝织品、象牙扇、梳妆盒、手工艺品等。

       15个月后,美商心满意足乘原船返回纽约港,船靠码头刊登出售货品广告仅一天,被闻讯前来买家、货主抢购一空,连总统华盛顿亦恐伯落后,忙不迭抢购了302件精美瓷器、100把象牙扇工艺品等。

       中美贸易的喜剧化揭幕,船主、货主赚大钱,消费者买到自己满意、钟情物品,令美国人看到中美贸易美好前景和引诱。从贸易成效结果和抢购情况、精美中国制造产品,纽约媒体图文并茂刊登在报纸上,轰动全社会, 各大报纸争相发表大篇幅评论,称此行是一次“有远见卓识的,丰硕成果的航行,用热情洋溢的标题用字,来肯定贸易的成就和双边关系。

        据中山大学教授梁碧莹表示,统计1786年至1883年的48年中,美国对华贸易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共有1104艘船到达中国港口,是英国到中国船舶总量的44%,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到中国船只总量约四倍,这是两国在十八世纪海上贸易的第一个蜜月期。

        有关中美贸易的历史记载,包括「中国皇后」号船绘彩画图片、照片和文字数据、统计仓单和采购货单的复制品,是笔者跟随「海上丝绸之路协会」在上周末、日(12、13/1)主办广州古港遗风文化探索之旅,在现场参观访问所得到资料和印象。

        温故知新,最大好处是可进行比较,岁月只不过二百多年,昔日中美两国在经贸上的良好交往,却演变成今天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联想到两国今次贸易战针锋相对和角力,历史与现实,程度性质上的高低反差刚好是一个极端。

        海丝会举办今次参观团,寻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记,整条主线贯穿与丝路相关的黄埔古港、十三行博物馆、光塔寺、南海神庙等,主题突出,古迹处处,从而让游人从不同角度、层面、多方位了解到清代国际贸易与货物运输、商务交流、产品制作、商贾巨富,人文往来那种错综复杂的纽带互动关系,从而展现在众人面前一幅昔日那种百舸争流的繁华商港,融合交织成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十八世纪中西交流下的广州商业社会景象。

作者:陆元华

 

(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