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最新資訊

主頁 > 最新資訊 > 文章 > 黃彥勳

文章

《源傳媒》名家專欄:從古代大運河看今天「一帶一路」

2018-07-30

【民心帶路】-黃彥勳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總裁)

2018年7月23至27日,海上絲綢之路協會(海絲會)組織了「一帶一路」大運河文化探索之旅,共63位大專和中學生參加,由香港經上海前往寧波及杭州,了解中國的大運河與「一帶一路」倡議。

學生團合照

出發前,海絲會為同學舉辦簡介會,除了提醒同學旅程需要注意的事項外,還特別介紹「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大運河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其中,筆者講述了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的故事作為引子。

歷史給唐太宗李世民的評價是:「知人善任」,尤其是他故意安排魏徵做諫官勸諫自己,對魏徵的直言,不以為忤,反映他為人豁達大度。唐太宗因為親眼目睹隋朝的興亡,所以即位後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係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太宗不計前嫌,並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今天我們重溫這個故事,目的是說明歷史是不可割斷的,古今的事,存在著因果關係,內政與外交也是一脈相承。從古代的大運河看今日的「一帶一路」,就是以古鑑今。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內政不修,則外交不振。漢武帝的時候,經歷文景之治,休養生息,國家積聚財富,就有了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出陸上絲綢之路的條件。同樣道理,沒有隋唐時代修築運河,貫通南北漕運,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打造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就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大運河的功能,相對於今日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固然無可比擬,但兩者的歷史意義都是一樣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都是建築在國內堅實的運輸基礎上,我們期望同學透過實地觀察和考證,鑑古通今,能夠領悟這個道理。

「一帶一路」大運河文化探索之旅的行程,既看古代的,也看現代的,甚至是展望未來的。這不是個純粹觀光的旅遊,7月23日同學們從上海抵達寧波後,隨即前往寧波大學,聽寧波大學海運學院俞海宏教授主講「寧波舟山港與一帶一路」,了解舟山港建設、現代航運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宏觀的概念為其後的參訪項目打下基礎。

在五日四夜的行程裡,同學們參訪了國家高新企業鋼琴集團、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杭州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杭州濱江區夢想小鎮的創新企業及初創企業和中國人工智能小鎮等,全程由專業人士講解,也乘船遊覽了杭州西湖。

大運河一段

學生參觀人工智能小鎮

探索大運河,最理想當然是像隋煬帝一樣乘船在運河上暢遊,載歌載舞,享受美食,欣賞運河兩岸的風光。隨著清朝末年漕運改為海運、加上近年國內大力發展高鐵,大運河的光輝歲月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我們有機會參觀大運河,哪怕是片片斷斷,都可以領略前人建設工程的偉大和前瞻的觸覺。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在大運河孕育著的土地上,新時代正在興起,古代的基建與現代科技、新一代創新求變、積極向上的精神相結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來源:http://www.maxsourcemedia.com/content/2018-07/30/content_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