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最新资讯

主页 > 最新资讯 > 文章 > 黄彦勋

文章

《源传媒》名家专栏:“南向通道”对香港的经济效应

2018-12-03

【民心带路】黄彦勋(海上丝绸之路协会总裁)

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午餐会系列,邀请嘉宾分享对「一带一路」发展的看法。 2018年11月6日的「一带一路」午餐会在香港外国记者会举行,参加者包括多位驻港总领事及商界人士。海上丝绸之路协会(海丝会)联席主席叶刘淑仪女士以「南向通道」为主题,探讨该贸易措施对香港的经济效应。笔者7月17日在本栏发表有关中国东盟陆海贸易的文章中也曾提及「南向通道」,它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其中一个合作重点,也是中国西部相关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叶刘淑仪主席在午餐会中详细阐述了「南向通道」的背景、与「一带一路」的连系、及香港公司的参与。

「南向通道」是中国和新加坡继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后的第三个政府合作项目,也是西部的首个合作项目。它利用铁路、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向南由重庆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向北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

一直以来,从重庆出口的货物经内河航运,由长江到上海,需时两星期。相对来说,经「南向通道」陆路只需两天,大大缩短运输成本和时间。去年,「南向通道」处理了430,000TEU(每TEU相等于一个二十呎货柜箱)的货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沿边口岸每年可处理3,000,000TEU,因此发展的空间很大。自2015年起,北部湾的航运以每年30%的幅度增长,大部分的货物都是从北到南,包括广西自治区和贵州省的农产品及来自成都与重庆的工业制品。

尽管开局的成绩不错,「南向通道」依然面对几方面的挑战:

  • 通关过程 - 虽然货物来往重庆及新加坡只需五天,但由于通关的阻滞,实际的运输时间往往超过一星期。应该要设立单一的电子通关系统,促进信息共享以改善这个情况。
  • 「最后一哩」的连系 - 必须加强道路、铁路和海路的联系,设立冷藏设备链以支援运送容易腐烂的食品。
  • 区域性的批发中心 - 需要发展区域性的批发中心以提高效率和支持货物的集运与分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香港作为世界的航运中心,对「南向通道」的发展具重要作用​​。 2018年9月1日,和记港口信托旗下的和记物流及重庆南向通道公司签署「南向通道」-「港渝国际铁海联运物流合作」框架协议,配合国家发展及寻求突破,使货物由重庆经铁路到广西北部湾港,并运用和记物流的联运服务及本港国际货柜码头,再出口到亚洲、美洲及澳洲等国家,可大大节省运输时间及成本。

据和记物流指出,在框架协议下,双方将发挥各自在港口、物流及航运的优势,共同开拓多元化服务,包括共建港渝国际铁海联运大通道、建设香港国际货物集散中心、推动重庆内陆无水港建设、推动港渝商贸物流合作及探索其他创新性业务合作。新协议为内地西部地方提供多一种运输方法,将西部货物转运到东南亚国家。货物按传统路线经上海的内河水运,起码需时两至三个月,采用新协议,有助节省时间及成本。重庆市是西部工业重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起飞,商贸及物流需求庞大,和记物流与同属和记港口信托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中远-国际货柜码头及亚洲货柜码头,可为西部地区的货主提供一个「南向通道」的便捷出海口及货物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让物流链内各方体验一站式的高效服务,同时减低内陆物流成本,达至多方共赢,充分发挥「南向通道」对香港的经济效应。

1978年11月12日,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抵达新加坡访问;40年后同一天,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新加坡,巩固及加强两国的联系。 「南向通道」作为中新第三个政府合作项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将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来源